彩虹村天主教英文中學
倫理與宗教科

 
 
[最新消息]
[活動]
[任教老師]
[工作計劃書]

活動 - 「靈修與教育的結合:香港經驗」研究計劃

回到活動

心靈教育老師培訓
「認識聖依納爵靈修」

  校共有八位同工參與中文大學「寓靈修於教育」第二階「心靈教育:學與教的終極關懷」教師培訓。2010年5月7日,其中五位同工參與了第三個教師培訓,主題是「認識聖依納爵靈修」,他們分別是楊曼婷老師、陳健成老師、黃少芳老師、蕭婉雯牧工及安中玉老師。

  當天七十多位參與者聚集於摩星嶺道嘉諾撒靜修院,整天培訓共分兩環節,分別是上午的「意識省察:體認在我內的不同情緒和感受」及下午的「依納爵靈修教學實踐」。第一部份由楊婉芬修女主講,她首先為我們介紹了意識省察,並即場實踐。意識省察強調感受我們的感受,特別是於那些值得感恩的經驗及難以感恩的經驗中,跟著與耶穌講及這些情緒,並留心祂的回應。楊修女邀請我們將負能量轉化成正能量。她也為我們介紹了神學家Lonergan的Operation of conciousness的五個步驟:從經驗開始、明瞭、判斷、決定及行動,最終讓我們成為愛的化身。楊修女特別指出,神操Spiritual Exercise二字道出了祂力和自力的並重,因此依納爵靈修強調人應好好運用天主給我們的才能,甚至是財富。

  第二部份由九龍華仁書院前校長蘇中平先生主講,他為參與者介紹了依納爵靈修教學法Ignatius Pedagogy paradigm。他強調幫助學生成長優於幫助學生成績,並按意識省察中的經驗、反思及行動作為教學法藍本,最終目的是學生於社會上履行公義。蘇先生緊接介紹教學法的簡單循環架構,分別是環境、經驗、反思、行動及檢討。他以九龍華仁書院例子作印證,講解生動有趣。

 

以下是出席同工的感受:

從依納爵靈修裡,我發現若我們可多花時間集中發掘自己的優點及多留意並讚賞別人的優點,那我們定能從自身中產生更多正能量,更可將之散發開去。

楊曼婷老師

參與是次心靈教育老師培訓日,最大的得著是更加明白到意識省察及自我檢討的重要性。透過了解依納爵的靈修,體會到人生有很多經歷,是需要經常自我反省,慢慢地這些經驗會儲存在內心,日後若果面對或感受到一些負能量,便可透過這些經歷,慢慢地將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
雖然我在上兩次培訓中,因公未能出席,但我十分感謝伍維烈修士在是次培訓中,總結和比較三位聖人的靈修-包括本篤、方濟及依納爵,使我們更加明白到心靈教育的重要性。

陳健成老師

依納爵靈修著重意識的省察,特別是自身的經驗和感覺的省察,並將經驗化為愛的行動,就好像『負能量』一樣只可以『轉化』而不能『毀滅』。
三次靈修之中,依納爵靈修給我的感覺與衝擊最大,因為它的『反思教學法』真實的體現了天主的教學理念與宗旨。

蕭婉雯牧工

今回學習依納爵靈修生活,重點是「經驗」個人內在的心理、生理反應。現代人生活急速,經常追求快捷,如果能夠慢下來,靜觀當下,生活一定會更寫意!

黃少芳老師

第一個原來,是去感覺我們感覺背後的感覺是那麼重要的,三重感覺難過上三重天啊!另一個原來,是學生的成長優於學生的成績,這麼易,那麼難!

安中玉老師

 

回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