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同學名單:
2D(5) 張俊軒
|
4A(6) 覃朝胤
|
4A(9) 馮敬閔
|
4A(12) 黃創琨
|
4A(16) 黎卓邦
|
4A(17) 林禮恒
|
4C(21) 孫灝
|
5A(1) 陳志銘
|
5A(7) 韓至軒
|
5A(10) 林灝匡
|
5A(19) 曾智聰
|
5B(2) 陳冠銘
|
5B(13) 李承殷
|
6A(1) 歐大金
|
6A(5) 陳穎烽
|
6A(17) 林洛熹
|
6A(25) 潘澤熙
|
6B(23) 潘耀威
|
領隊老師:葉川明老師、林頌焮助理
路線回顧:
【建築歷史展覽廊】 位於法院大樓地庫,展出了不同的建築模型包括泰美斯女神雕像、法院大樓的三角眉飾及拱頂頂部的都鐸皇冠等模型,讓參觀同學了解這大樓的建築細節。

同學們在位於法院大樓地庫的建築歷史展覽廊聽完導賞講解後,
與泰美斯正義女神雕像合照。

建築歷史展覽廊的展品:
最高法院的立體橫切模型(上)、
法院大樓的三角楣飾(左下)、
都鐸皇冠(右下)
【圖書館】 現有圖書館是由昔日的囚室改建而成,不對外開放。館內法律藏書約一萬多本,主要供終審法院的法官及司法機構職員使用。館內亦保留了一些歷史痕跡

|
舊時被告到法庭應訊前會經過的梯級遺跡,很可惜未能完整保存。
|
|

圖:嘆息橋
連接法院與監獄
意取自犯人走過時
都會不由發出後悔的嘆息
【展覽廊】内設有不同的靜態及互動展品,包括錄像、照片及其他資料包括有關司法誓言、法律年度開啟典禮、司法人員服飾等多個題目的資訊。幫助參觀同學了解有關司法機構及其工作的資訊。

展覽廊內展出的不同的司法人員服飾。
帶有紅色的法袍是法官處理刑事案件時才會穿的

同學正在透過互動問答遊戲展板了解有關司法的資訊

同學們與禮儀權杖的合照

離開展覽廊前,與廊內的特色螺旋樓梯及吊燈留下合照
【終審法庭】用於審理案件,可開放給公眾聆訊。聆訊進行時,訪客進入法庭或離開時須向法官身後的區徽鞠躬以示尊重。

最終上訴案件由五名法官審理。導賞員向同學們介紹審理案件時,首席法官會坐在法官席最左側,中間三位是常任法官的坐位,而非常任法官則坐在最右側。
同學們更因為表現好,被導賞員帶領,從區徽下的木門進入不對外開放的法官休息室參觀,以示獎勵。

臨走前與終審法院大樓的合照
同學心得:
曾智聰 5A (19)
與中環鬧市不同,終審法院內十分寧靜,給人一種莊重和嚴肅的感覺。若不是參觀過程中有導賞員的解說,我真的想不到建築內外每一個裝飾背後都充滿了不同的象征意義。本次活動讓我獲益良多,除了更了解終審法院的歷史和特色,也連結了學科中法治的課題,增加了我對於香港法治的額外知識。
陳志銘 5A (1)
我記得導賞員在參觀過程中向我們提及過,香港的小額錢債審裁處舊時有三個特點:不能講英文、不能請律師以及訴訟費很便宜,目的是為了保障基層的市民,這令我理解了法律的本質:無論任何人、無論地位高低,在法律的保護下,都可以受到公平對待。
孫灝 4C (21)
雖然以前在電視裡經常看到法庭,但這次有機會親身去參觀,令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法庭的莊重。導賞員在上訴庭內向我們講述了法庭上的知識和禮儀,最後我們還因為表現好有機會進入法官的辦公室參觀,這些機會實在十分難能可貴。
潘耀威 6B (23)
經過這次參觀後,我發現終審法院沒有我想象中的簡單,它有著長遠的歷史,中間也經歷了不少的改變。法院內有很多不同的畫作,我起初以為只是裝飾用途,但經導賞員解釋後發現原來每一幅畫都有其意義,其中有一幅畫是新加坡口足畫家送給終審法院的,他沒有因為車禍失去雙手而自暴自棄,反而練習用口、足作畫,這種堅毅的精神令人敬佩。
黎卓邦 4A (16)
這次參觀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觀賞展覽廊的部分,這裡擺放著由各位法官借出的法官袍,亦有電子設備讓我們了解法官的宣誓儀式,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原來地區更換領導人,法官們要重新向新領導人宣誓。很多人一生中都未必有機會去終審法院,這次能去參觀並汲取知識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