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熱溫度或高濕度的環境下,從事長時間的運動或比賽,宜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以預防熱疾病,像熱抽筋,熱衰竭與熱中暑。跑者於參加長跑比賽或激烈運動前,先要培養良好的體能,並要逐漸適應熱環境,以減少意外。而且要了解熱疾病的先前症狀,遇有像頭暈,頭痛,發冷,動作笨拙等現象時,要減低運動量,或停止運動。於長距離比賽前,和在比賽的途中,每隔二至三公里,都要補充足夠的水分或液體,跑者於每補水站宜補充100至200毫升的水。

       舉辦單位要安排醫護人員來照顧熱疾病患者,也要確實督導每個供水站的水分供應充足。裁判或舉辦單位發現有熱疾病症狀的跑者,可以停止跑者繼續比賽,以免症狀惡化。當代表溫度,溼度與輻射的乾濕黑球(WBGT)溫度,超過攝氏二十八度時,十公里以上的長跑比賽則不應舉行,如要從事運動訓練時,也要格外小心,並減低訓練量或強度。夏天的長跑比賽應安排在清早舉行,最好是在上午八點鐘以前,或者是在下午六點鐘以後,以減少太陽的輻射。預防重於治療,台灣夏天的溫度與溼度經常很高,長跑運動更要注意。

                           摘自------------運動醫學資訊網